圣旨的甄选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圣旨的甄选文章/列表
张献忠的圣旨脏话太多 看完根本严肃不起来

张献忠的圣旨脏话太多 看完根本严肃不起来

06-25
使者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此。”这真是史上最牛的圣旨啊!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身长面黄,彪悍果敢,性格古怪,自称“八大王”。...
朱元璋古时一道圣旨 令今日出现一枚上亿古币

朱元璋古时一道圣旨 令今日出现一枚上亿古币

10-28
说起朱元璋,相信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古时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太祖。在位期间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功绩累累。下令解放奴婢和农民归耕,奖励垦荒等政策更是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好评和拥戴。然而没想到,朱元璋当年所下的...
咸丰最爱的女人不是慈禧 他死前曾留下圣旨

咸丰最爱的女人不是慈禧 他死前曾留下圣旨

03-11
记得以前看《孝庄秘史》的时候,孝庄曾经说过一句话,“爱新觉罗家的男人都痴情。”虽然是电视剧的台词,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根据,皇太极深爱海兰珠,顺治更是为了董鄂妃不做皇帝,可见爱新觉罗家的痴情种子也是有一定根据的。这些...
圣旨第一句为什么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第一句为什么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05-30
在古装剧中,皇帝下旨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对此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么你知道问什么要用这一句作为开头吗?又是哪个皇帝首倡的呢?皇宫里的太监拿着金色的圣旨缓缓走来然后大声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在...
宋太宗下温暖圣旨 首开“雪中送炭”的先河

宋太宗下温暖圣旨 首开“雪中送炭”的先河

07-07
北宋的冬天不收礼,收礼只收上好的木炭。宋太宗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一尺多长,在冬天清冷的、不足以给人任何慰藉的阳光照耀下,像一柄垂下来的匕首,令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冬天在北宋并不鲜见,宋太宗还...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 别被电视骗了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 别被电视骗了

10-28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
清朝和珅贪污共多少?嘉庆皇帝的圣旨里见分晓

清朝和珅贪污共多少?嘉庆皇帝的圣旨里见分晓

08-05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这本书可不可靠?没法定...
圣旨与“钦此” 清代的谕旨中是否无处不钦此

圣旨与“钦此” 清代的谕旨中是否无处不钦此

08-14
在热播的清宫影视剧中,人们也每每能看到类似的情节:官员或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最后,必说一句“钦此”,“此”字声调还要尽量挑上去。而跪着接旨的人,不论是面临赏赐,处分,甚或是杀头,定然是叩头,谢恩,起立,接旨。将近三十年前多国合...
一道假的圣旨 竟让方腊败得欲哭无泪!

一道假的圣旨 竟让方腊败得欲哭无泪!

06-07
封建社会,皇帝在理论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威,以皇帝的名义下达的旨意是便是圣旨,其权威性自不待言。无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普通官吏、草民百姓,全得听。既然圣旨这么牛,那么自然也会有假的。能造假圣旨的,首先就是皇帝的“...
康熙祭祖时下了一道圣旨百姓为何山呼万岁?

康熙祭祖时下了一道圣旨百姓为何山呼万岁?

08-01
康熙被称为千古第一帝,他的德政声名远播。有一年他在祭祖之时眼见远处黑烟滚滚,了解详情后便下了一道旨意,老百姓听闻后山呼万岁。虽然他的初衷,不见得是为了百姓。康熙末年的一个腊月二十九,康熙到太庙祭祖,眼看祭祖规矩一...
圣旨冷知识 “奉天承运”是圣旨的格式吗?

圣旨冷知识 “奉天承运”是圣旨的格式吗?

08-06
圣旨,顾名思义,“圣”指天子,“旨”表命令。所以圣旨通常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
历史上大清朝 其实是毁在了咸丰的遗诏圣旨上

历史上大清朝 其实是毁在了咸丰的遗诏圣旨上

06-12
咸丰帝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其时是艰屯之际,内忧外祸,本身又没有先祖的雄才伟略,再振朝纲。于是一生都烦闷借酒消愁,迷恋于女色不能自拔,末了去世在了承德避暑山庄。在他垂危之际,亲身委任了八位顾命大臣,同时赐“御赏”和“同道...
一道寻旧剑的圣旨 为何成为史上最浪漫之作

一道寻旧剑的圣旨 为何成为史上最浪漫之作

10-29
说起圣旨,人人皆知,乃是古代皇帝颁布的诏书,相当于现代的政府文件。而作为古代帝王们无上权力的象征,圣旨一般在戳刺和格式上都非常严谨,读起来古板而生硬。可是,就在如此“正式”的圣旨当中,偏偏出现了这样一道另类圣旨,而在...
中国历史上最低俗的圣旨出自哪位皇帝手笔?

中国历史上最低俗的圣旨出自哪位皇帝手笔?

07-27
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的汉中。张献忠告诫其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以为然,执意出兵,导致大败。张献忠闻讯大怒,下圣旨责备之,只见使者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
奇葩君主张献忠 在给部下的圣旨中也大骂脏话

奇葩君主张献忠 在给部下的圣旨中也大骂脏话

10-22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剽悍凶猛,自称“西营八大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攻破成都后,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称帝。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
圣旨一直都是神圣严肃的?看古代皇帝的奇葩圣旨

圣旨一直都是神圣严肃的?看古代皇帝的奇葩圣旨

07-26
封建王朝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他们也责任重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国家走向息息相关。圣旨一直都是神圣严肃的,可就是有些皇帝的甚至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下面,我们就以来看看这些奇葩圣旨吧。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帝...
揭秘汉宣帝一道圣旨竟然无意害死糟糠之妻!

揭秘汉宣帝一道圣旨竟然无意害死糟糠之妻!

05-20
故剑情深,这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深情,足以让人潸然泪下。汉宣帝是汉武帝的嫡孙,可是却并未锦衣玉食养大爱。因为他老爸,汉武帝的太子,还有他的奶奶,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都被一个叫江充的小人构陷,冤死。汉宣帝那会还小,也被羁押在...
河北现明朝嘉靖皇帝圣旨 为距今400余年“制书”

河北现明朝嘉靖皇帝圣旨 为距今400余年“制书”

10-13
新华网石家庄4月16日电(记者齐雷杰)河北邯郸临漳县文史工作者近日在该县张村乡张村一周姓家族祠堂内,发现了一道400多年前明朝嘉靖皇帝的圣旨。这道圣旨内容是希望明朝宗室广安王正妻第五女嫁给周氏周国孚之后,恪守淑女...
一道独一无二的圣旨 背后竟然隐藏了人生真相

一道独一无二的圣旨 背后竟然隐藏了人生真相

05-15
清朝道光皇帝在临驾崩前,让内务府总管大臣文庆当众宣读了两道谕旨。当文庆宣读完毕,在场的大臣,包括文庆,一个个都觉得十分奇怪,这皇帝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原来文庆宣读了两道谕旨,一道是宣布: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另一道则是:封...
史上最浪漫的一道圣旨 故剑情深的故事

史上最浪漫的一道圣旨 故剑情深的故事

09-12
圣旨,作为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无论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而生硬的。可是,在如此严谨的“红头文件”中,偏偏出现了一个另类:这道特殊的圣旨有着谜一样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儿女情长。《汉书》记载:公元前72...
史上最浪漫的一道圣旨是哪个皇帝所写的?

史上最浪漫的一道圣旨是哪个皇帝所写的?

06-07
公元前72年,汉宣帝刘询突然颁发了一道令人莫名其妙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把它找回来呢?看了圣旨后,很多大臣都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可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却...
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 读后你笑了没

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 读后你笑了没

06-12
朱元璋的白话圣旨读后忍俊不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最后落...
圣旨也有假 宋朝伪造圣旨以致真假难辨

圣旨也有假 宋朝伪造圣旨以致真假难辨

06-13
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不仅有许多是官样文章,是官场例行的公文,而且还有不少是假的。这种假圣旨,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既有别人伪造和冒充的,也有皇帝本人授意或有意为之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模仿笔迹,乱写批...
历史上最可笑的皇帝圣旨 正德皇帝的禁猪令

历史上最可笑的皇帝圣旨 正德皇帝的禁猪令

02-13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二月,武宗南巡至仪真(今江苏仪征)。在仪真期间,向全国发表了一道不解的禁令。全文如下:「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武宗自封爵公,当者,即本的意思)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
揭秘历史上的奇葩圣旨 正德皇帝的禁猪令

揭秘历史上的奇葩圣旨 正德皇帝的禁猪令

11-23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二月,武宗南巡至仪真(今江苏仪征)。在仪真期间,向全国发表了一道不解的禁令。全文如下:「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武宗自封爵公,当者,即本的意思)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